首页

婉慈icon初九免费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05:10:06 作者:国航与深航共同推出重庆—深圳城市快线 每天往返8班 浏览量:91855

  读懂中国,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(和音)

  中国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,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,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

  “读懂中国,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。今天,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。”12月2日,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(广州)致贺信,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大势,深刻阐明读懂中国关键是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,表达了中国与各国携手实现和平发展、互利合作、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真诚愿望。

  今年是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创办10周年。10年来,习近平主席多次向“读懂中国”国际会议致贺信、发表视频致辞或会见外方代表,深入阐释中国道路、中国主张,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读懂中国。在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、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背景下,中国以负责任大国姿态积极担当作为,为破解共同难题、增进人类福祉作出重大贡献,读懂中国、携手中国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意义更加凸显。

 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,就要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。经过百年探索和接续奋斗,中国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,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,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,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,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。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,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,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,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,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。它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,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。

 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,需要看到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带来的机遇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始终将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,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。习近平主席指出:“我们坚定不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,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、新机遇。”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,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推动高质量发展,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、更大规模的中国市场和中国需求。奥地利前总理沃尔夫冈·许塞尔认为,中国持续打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营商环境,展现了中国坚持高水平开放的决心,中国和世界都将因此受益。

 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,还应看到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。中国不仅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,共同实现现代化,也期待同各国携手努力,实现和平发展、互利合作、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。习近平主席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,以胸怀天下的宏阔视野,先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、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安全倡议、全球文明倡议等,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、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、提供中国方案,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助力。埃及前总理伊萨姆·沙拉夫认为,习近平主席提出系列重要倡议,为世界提供了重要公共产品,当这些倡议被追求和平与发展的人们所接受时,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道路就出现了。

 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,也是应有权利。中国将始终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,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,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,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。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3年12月04日   第 03 版) 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459件(组)摄影作品“讲述”江西故事的艺术情怀

在该技术的加持下,多起大案要案得以告破,许多甚至是积压了许久的历史命案积案。这些案件的侦破,深深告慰了多年来殷切期盼真凶落网的受害人和家属,多位专家也因此立功受奖。他们写来的一封封感谢信,成为了封举富的“军功章”。

以色列对加沙一所学校发动袭击 至少22人死亡

中建二局榆林光伏项目经理张杰表示,项目全部并网发电后,每年发电量可达7584万千瓦时,换算节约标煤2.3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.5万吨,等同于年植树约179.5万棵,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、实现乡村振兴、优化能源结构、提高沙地利用率、防风固沙起到示范带动作用。(完)

AI看脸、智慧食堂……智能生活惊喜值拉满了

刘少华 胡晓晓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【杭州亚运会】唐拉提汗:冠军证明了中国拳击的力量

2月26日,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。新馆展出青铜器、陶器、玉器、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,其中,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为首次亮相。图为殷墟博物馆新馆。(无人机照片)

赵乐际邀请来的客人,有个重要背景

典籍,并不只有“书”。一块“工典”卜骨,卜辞大意为商王占卜,问下一旬有无灾祸;辞末记录了四月“甲子”日要举行祭祀仪式。一块熹平石经《尚书·尧典》残石,见证了一段历史:汉灵帝熹平年间,正订五经文字,书丹于碑,使工镌刻立于洛阳太学,史称“熹平石经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